招生热线:158 2850 0080
 

首页 > 教育教学 > 培养方案

158 2850 0080

通航学院中职部:应急救援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通航学院中职部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1.23

通航学院中职部应急救援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应急救援技术

二、入学要求及修业年限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职业面向

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各专业行业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评价、监测、施工、管理等。

序号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

1、

消防技术

消防安全管理员(四级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具备应急预案编制、事故抢险救援和救援指挥能力,从事应急产品开发、救援技术服务、危险评估、应急决策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热爱祖国、勤学苦练、尊师孝亲、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 具备识别和分析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能力;

4、 具备在不同环境下正常开展救援工作的能力;

5、 具备较好的资源整合和现场应变能力;

6、 具备良好的应对危险和复杂环境的心理素质。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应急处置问题进行交流。

9、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10、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备的应急救援技术基础知识及应急救援设备使用。

2、熟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具有明确的安全意识。

3、掌握救援决策技能,具有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能力。

4、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信息。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冶、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以及物理、化学、职业素养、礼节礼仪等选修课程。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及其它专业课、综合实训、技能考证训练、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课为必修

选修课为拓展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就业岗位、学生的学力和兴趣,合理选择相关拓展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

学时

1

思想政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42

2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42

3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72

4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70

5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70

6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40

7

传统文化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42

8

班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78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9

安全生产法

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70

10

防火防爆技术

了解火灾的特点、规律技灭火技术,掌握相关防爆知识

70

11

事故应急与救护

了解事故的分类与分级,掌握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熟

悉事故报告的相关要求等。

72

12

突发事件应对法

学习并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法基本知识

72

2.其它专业课

13

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抗击打能力,锻炼学生意志和承受力,端正学生的仪容形象。

890

14

法律职业生活

增强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律素质

72

 

3.校外见习实习

序号

学期及周数

1

岗位实习

 

 

 

 

 

19

2

 

 

 

 

 

 

 

3

 

 

 

 

 

 

 

4

 

 

 

 

 

 

 

 

(三)选修课程

1.职业素养是中职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即将所从事职业的道德基本规范,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礼节礼仪是中职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遵守公序良俗,尊老爱幼、接人待物、行为举止、语言符合规范,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生活习惯,受益终身。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活动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实习),寒暑假为12周。周学时一般安排为30学时(按毎天安排6节课计),校外见习实习一般按每周计30学时。三年总学时数不低于3000学时。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按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本方案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含实训实习)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和若干门其它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推行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

(二)教学周数分配表

  

  

课堂教学

入学教育

考证训练

综合

 

顶岗实习

毕业教育

 

 

 

17

1

 

 

 

 

 

1

1

4

24

18

 

 

 

 

 

 

1

1

8

28

18

 

 

 

 

 

 

1

1

4

24

18

 

 

 

 

 

 

1

1

8

28

18

 

 

 

 

 

 

1

1

4

24

 

 

 

 

 

19

 

 

1

8

28

合计

89

1

 

 

 

19

 

5

6

   36

   156

 

(三)教学安排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各学期教学周数与周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17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9周

   

01

思想政治

 

142

2

2

2

2

 

 

02

语文

 

142

2

2

2

2

 

 

03

历史

 

70

 

 

2

2

 

 

04

数学

 

70

2

2

 

 

 

 

05

英语

 

70

2

2

 

 

 

 

06

信息技术

 

176

4

4

 

 

 

 

07

传统文化

 

142

2

2

2

2

 

 

08

班会

 

178

2

2

2

2

2

 

小计:(占30 %)

 

990

 

 

 

 

 

 

09

安全生产法

 

70

2

2

 

 

 

 

10

防火防爆技术

 

70

2

2

 

 

 

 

11

事故应急与救护

 

72

 

 

2

2

 

 

12

突发事件应对法

 

72

 

 

2

2

 

 

13

技能训练

 

890

10

10

14

14

2

 

14

法律职业生活

 

72

 

 

2

2

 

 

小计:(占37.7%)

 

1246

 

 

 

 

 

 

15

入学教育(军训)

1

30

1周

 

 

 

 

 

16

综合实训

 

216

 

 

 

 

12

 

17

岗位实习

 

570

 

 

 

 

 

30

小计:(占24.7%)

 

816

 

 

 

 

 

 

选修课

01

艺术

 

72

 

 

 

 

4

 

02

 

 

 

 

 

 

 

 

 

03

 

 

 

 

 

 

 

 

 

04

 

 

 

 

 

 

 

 

 

05

 

 

 

 

 

 

 

 

 

06

核心素养

 

72

 

 

 

 

4

 

07

信息素养

 

72

 

 

 

 

4

 

08

就业与创业指导

 

36

 

 

 

 

2

 

09

 

 

 

 

 

 

 

 

 

10

 

 

 

 

 

 

 

 

 

小计:(占7.6 %)

 

252

 

 

 

 

 

 

合计

 

3304

 

 

 

 

 

 

说明:1.各门课程考试考查时间(学期)可另列安排表。2.公共基础课的拓展模块教学內容可安排在选修课或第二课堂完成。3.职业学校劳动教育重点是以实训实习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讲座不少于16 学时。4.校內专业综合实训、校外见习和跟岗实习,暂停安排其它课程。 5.学分计算方法:课堂教学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若毎学期教学周数为16周及以上的课程,按周学时数等于学分数计;若周数小于16周的课程,则按平均17学时计1学分,除以学期总学时,计学分取小数点一位,x≥0.5取1分,x<0.5取0.5分。6.校外分散见和校內实训,按实际学时计算学分;入学教育及军训校外跟岗顶岗实习按周安排,则毎周计30学时,毎周计1学分。7.若整个学期安排顶岗实习,每学期按总学分的1/6 28学分。8.获取技能等级证计2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等原则要求。

(一)教学实施

1.公共基础课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 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依据国家统颁的相关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推行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强化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专业素质要求,梳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推行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创新。

围绕本专业的职业属性,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整合,结合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教学质量管理

严格科学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各门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和实训实习大纲,加强对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

严格执行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制定本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监管。以本方案为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为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及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为考核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椐。建立学校教学工作诊改进机制,全面开展常态化教学诊改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构建教师、企业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日常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允许用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替代一定的专业课程成绩,以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

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合理确定平时测评成绩、期末考试考核成绩和总评成绩的权重关系。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专任教师;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6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聘任企业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占教师人数的20%左右。

专职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兼职教师应具备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的专长,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本校专业教师现状及要求見下表:

专业

教师数

总数

硕士

研究生

本科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专业

带头人

双师型教师

外聘兼职教师

现状

10

0

10

0

0

1

10

0

要求

10

0

10

0

0

1

10

0

(五)教学资源

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定和《教学用书征订目录》选用教材。校本教材或因实际需要选用《教学用书征订目录》以外的教材,应经学校同意并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选购、采用。

严格釆用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专业教材,倡导开发和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健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广泛应用数字化和立体化教材。

目前选用的专业教材见下表:

序号

课程教材名称

公开发行出版社

校本教材

1

安全生产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

 

2

防火防爆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3

事故应急与救护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国法制出版社

 

5

警务技能及战术训练

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法律职业生活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表可扩充)

(六)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规模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基本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实训的设置和实训设备的配备是根据本方案的课程内容设计并涵盖技能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普通教室和实训室应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个实训室按一个班(40-60进行配置设备(可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

 

 

 

 

 

 

 

 

 

主要专业仪器设备情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1

应急救援演练模拟仿真

系统(3D/4D、VR/AR)

 

中安华邦

 

1 

2

过滤式防毒面具

MF14

60 

3

正压式呼吸器

RHZKF6.8/30

60 

4

苏生器、防护服、救生衣

MZS-30

60 

5

单兵应急救援装备包

 

60 

6

综合障碍训练场

(校内

1 

7

通信联络设备

 

10 

8

灭火组合工具

 

10 

9

消防设备设施

 

10 

10

单兵应急救援装备包

 

60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情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

校内

/外

 

消防安全实训基地

消防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校外

 

 

 

 

 

九、毕业要求

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0]7号) 文件要求,符合国家及省教育厅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

要求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3.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

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教学环节和学时学分,结合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高,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招生热线 : 158 2850 0080             在线咨询 :1808225560